声带息肉|胆囊息肉|胃息肉|肠息肉|乌梅僵蚕丸-河南中医息肉专科

新闻中心

首页> 新闻中心

【科普】可防可治,一文搞懂胃肠息肉

来源:河南中医息肉专科 发布时间:2024-04-10 访问次数:121


息肉是什么?


息肉是人体上皮或者黏膜表面长出的赘生物,根据不同的来源部位冠以不同的名称,如大家熟知的胃息肉、肠息肉。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炎症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腺瘤性息肉等。息肉属于良性病变,少数有恶变可能,因此,预防、治疗胃肠息肉对减少消化道恶性肿瘤有极大意义。


大多数胃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,少数患者有腹痛、返酸、嗳气、排便异常等消化道表现。


我国胃息肉胃镜检出率为 4.2%,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,大量研究显示胃息肉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:



1.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息肉的关系尚不明确,可疑的机制是HP促进胃泌素分泌。研究显示,HP 感染与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的发生有关,但与胃底腺息肉无关。



2.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,胃粘膜腺体扩张,进而形成息肉。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该药有关,部分患者停药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。



3.胆汁反流在胃息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。胆汁反流让胃PH升高,增加胃泌素分泌,破坏胃粘膜,使胃腺体增生,导致增生性息肉的产生。



4.遗传性相关的胃息肉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、幼年性息肉病等。遗传性相关的胃息肉一般发病较早,息肉数量较多,且多合并肠道息肉,癌变风险高,需定期复查胃肠镜检查,及时治疗。



5.其他因素,如腌制、盐渍、油炸及酒精等食物损伤胃粘膜,导致炎症反应进而促进胃息肉形成。吸烟也会增加胃息肉的发病风险,因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,干扰正常细胞的复制和DNA修复,使胃粘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,促进息肉的形成。



肠息肉按生长部位可分为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,有多种病理类型,其中腺瘤性息肉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理类型,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。大约 85%的结直肠癌都是由息肉中的腺瘤发展而来,而由腺瘤发展为癌的时间约为 10 年左右,所以在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情况下,健康人群较少会有意识去做结直肠癌的筛查。文献报道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差异较大为19%~50%,肠息肉的发生与以下因素相关:


1.年龄,50 岁以上健康人群息肉检出率较50 岁以下者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明显增加。因腺瘤演变为癌的时间较长,年龄越大者发生癌变的几率越高。


2.性别,男性结直肠息肉的阳性率明显较女性高。


3.肥胖,高脂低膳食纤维饮食可增加肠道中性固醇以及胆汁酸的浓度,激活α⁃蛋白激酶 C,最终使结直肠上皮细胞和腺瘤细胞异常增殖,促进了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发展。


4.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,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。


5.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造成高胃泌素血症,胃泌素可通过刺激血中生长因子的增加使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,从而诱发肠息肉。


6.吸烟、长期大量饮酒也是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。


相关推荐

上一条: 胃息肉你了解么?

下一条: 胃息肉的饮食